10

2024-09

勇立潮头 筑梦强国——“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走进延庆区沈家营中学

来源: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     发布日期:2024- 09- 10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9月5日,勇立潮头 筑梦强国——“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走进延庆区沈家营中学。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晓飞为沈家营中学全校234名初中生开展科普讲座。本次活动得到北京市延庆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大力支持。

薛晓飞师从我国风景园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他以《景面文心 守正创新——孟兆祯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为题,分享和追思了孟兆祯院士生平为我国园林学科建设发展、园林文化精神传承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孟兆祯先生1956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开启了长达60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因院系调整到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任教,广泛承担了当时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这一时期,他受到恩师汪菊渊先生的影响,决心致力于中国风景园林传统理法的研究,并将最难学的假山作为学习重点,相继发布了一批学术论文成果。孟兆祯核心的学术思想为“景面文心”,景以悦目、文以赏心,他认为中国园林以文学为基础,中国园林的内质是“文”,是“景面文心”的园林,“天人合一”的审美体系中,“景”的核心是天然之境,“人”的核心则是“文心”,依托的是诗意,凡造园构思和欣赏园林皆不越此藩篱。

薛晓飞表示,教学始终是孟兆祯工作的核心,他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以教学带动学术研究,二者相辅相成。《园冶》是公认难以读透读懂的造园经典著作,孟兆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精彩翔实的古今设计实例,开设《园冶例释》课程,图文并茂且系统详细地将这本文言文专著进行讲解和分析,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传统园林艺术的殿堂。此外,孟兆祯还创作主编了《风景园林工程》《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等教材专著,为我国园林学科建设提供了大量参考与指导。

薛晓飞说,坚持风景园林的中国化与现代化,是孟先生学术思想中最鲜明的特点。孟先生倡导“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同时又与当下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结合,不受商业炒作的影响,坚守传统园林文化。孟兆祯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可分别用8个字概括,即“景面文心 守正创新”以及“以教带研 知行相契”。

活动后,在场学生积极向薛晓飞提问科研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假山研究等相关问题,薛晓飞一一交流作答。沈家营中学初二年级一班张皓程在采访中表示,孟兆祯先生以守正创新的精神学习和发展园林技术,他的精神值得作为榜样去学习,对自身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启发。初二年级二班孙可芯说,孟先生以假山为重点,在一生中都努力为之研究,去学习、钻研以及教学,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教会自己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

沈家营中学思政课教师赵英男表示,沈家营中学历来重视科学家精神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秉承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传承创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为国分忧、为国尽责的优秀事迹,同时不断更新和完善校内科技设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求真、认真的学习态度。本次活动讲述了孟兆祯先生在园林和书法、京剧诸多领域的建树,可以给学生们树立全面发展的榜样,希望未来更多类似的活动可以走进学校。

勇立潮头,筑梦强国——“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旨在邀请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的科技领域专家走进北京市属各区中小学,结合从事科研攻关过程中“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事迹,引导青少年感悟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伟大科学家精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